当前位置:首页/三大建设

【当好排头兵】突出“五个强化” 实现“五个破解” 官渡市域社会治理取得新实效
发布时间:2022-07-25 16:36:42作者:官渡区政法委来源:官渡长安网

自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官渡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区委工作要求,突出“五个强化”,破解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的“难点、堵点、乱点、痛点、盲点”,全面推进“一核多维、共建共享”社会治理官渡新模式,并在深入实践中硕果累累。

强化党委核心作用,破解社会治理“难点”

充分发挥党在社会治理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把党的政治优势最大程度转化为治理效能。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挂帅出征、部署推动,成立“官渡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总指挥部”,区委政法委在试点工作中履行主体责任,统筹协调各方形成合力,建立起区、街道、社区三级党组织领导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协调机制。强化街道社区、单位和新兴领域党建横向融合和纵向延伸,在8个街道和99个社区全覆盖成立“党建联盟”和社区“大党委”,成立241个居民小区党支部,构建起党委建在社区、支部建在小区、党小组建在楼栋的基层组织网络。

1

强化矛盾多元解纷,破解社会治理“堵点”

推进新时代“枫桥经验”官渡实践,推选产生8个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99个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667名社区人民调解委员,创新推出“十三位一体”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方案,深化“三调联动”提升工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各种矛盾纠纷解决方式充分衔接、高效运作,成立道路交通、医疗等8个行业调解组织,区法院与明信公证处首创“司法辅助中心”,与区工商联首创“商会调解室”,在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设立“诉调对接分中心”,“云解纷”线上调解平台发挥示范效应,实现提前预防、及时化解、定纷止争、案结事了。

强化防控体系建设,破解社会治理“乱点”

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目标,进一步整合完善巡特警、派出所民警、群防群治力量、网格员等常态化防控力量,点线面结合、全覆盖布警,落实“四项机制”,形成整体联动的巡逻防控网。全面推进“雪亮工程”建设,建成联网监控探头1.4万余路、人脸抓拍摄像机7500余路,100%完成907个“两区一村”智慧安防工程建设任务。2022年上半年,全区刑事警情下降38.6%,刑事立案数同比下降47.6%,“两抢”、盗窃车内物品、盗窃电动车3类警情降幅均超72%,社会治安环境得到持续净化。

2

强化网格集成管理,破解社会治理“痛点”

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实行五级网格管理,配齐社会治理人员,全区267名流管员,663名网格员,4万名“红袖标”治安志愿者在基层治理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为网格员搭配数字化办公APP、“数字城管”APP等双向交办治理终端,全触角链接治安防控、矛盾排查、便民服务等治理事项,完善社区“微循环”处理机制,实现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在格上巡,事在格中办。

强化科技支撑作用,破解社会治理“盲点”

建成全省首个县区级政府治理大数据平台—官渡区“城市大脑”,具备实时监控、视频调度、数据分析、数字孪生地图4个基础功能,汇聚全区各行业部门、基层网格、智能设备采集的信息数据1.47亿条。以“城市大脑”为基础,成立全省首家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服务中心,搭建市域社会治理信息系统平台,将城市管理、应急处置、消防救援等智慧场景应用融入平台统一管理,将特殊群体服务管理、突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相关数据信息纳入数据库进行核查比对,提升风险隐患预测预防主动力,助推社会治理从“救火式”向“预警式”转变,构建起“1+1+3+6”的一体化运行系统和综合指挥平台(地理信息服务一张图、社会治理数据一个库、监督指挥体系连三级、社会治理服务六体系),形成集成应用、服务联动的智慧城市治理模式。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13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