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昆明市官渡区矣六街道在工作过程中接到某学校报告,发现一名未成年学生手臂有伤。通过沟通了解其父亲有殴打子女情况后,街道综治中心立即组织各部门联合开展入户走访核实情况,对学生家长首先开展了面对面普法,督促家长落实好监护责任。走访过程中,工作人员详细了解到该学生家长有长期酗酒习惯,且喝醉后有殴打家中3个未成年小孩和妻子的情形,导致妻子离家出走,3个未成年小孩经常挨打挨饿,严重侵害了3个未成年小孩和妻子的权益。
矣六街道立即启动“吹哨报到”机制,联合区级各职能部门,通过会商研判、紧急实施临时救助等措施,孩子父亲最终受到了处罚,孩子母亲在各部门共同开展工作后,最终回到了小孩身边,消除了3个未成年子女的无人照护的隐患。目前,属地社区积极帮助孩子母亲协调了租房、就业等事宜,并建立了常态化帮扶联系机制。
该起隐患的消除,是街道认真贯彻落实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工作和“利剑护蕾”专项行动要求,有效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工作中取得的成效。自启动“利剑护蕾”专项行动以来,矣六街道把护“蕾”行动与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街道综治中心“2+3(1)+N”机制实体化运行工作结合起来,同部署同推进,坚持“预防为先、及时干预、精准施策”工作总基调,多措并举推进“利剑护蕾”专项行动工作,不断筑牢未成年人法治意识,用心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强化统筹推“护蕾”
街道在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工作基础和成果之上,结合“利剑护蕾”专项行动工作要求,通过专题研究,成立了以街道党工委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细化工作方案,完善制度机制,压紧压实相关部门主体责任,构建了“党工委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模式。
成立了以街道政法委员任组长,抽调公安派出所、矣六司法所及街道综治中心、相关科室各1名工作人员组成了矣六街道“利剑护蕾”专项行动工作实体化运行专班,实行部分人员固定办公和另一部分人员弹性办公模式,明确工作职责,落实责任到人,进一步推动专项工作走深走实。
精准摸底知“护蕾”
为进一步弄清街道辖区特殊未成年人情况,街道立足“政法、校园、家庭、社会”四个排查维度,从三个方面精准开展了底数摸排工作。
充分发挥辖区公安派出所、中小学校、社区及司法所、综治、社建、共青团、妇联、残联等部门主体作用,向各部门下发《摸底排查工作函》,摸清特殊人员情况。
依托街道综治中心“2+3(1)+N”机制,将收集汇总的特殊未成年人情况,纳入到街道综治中心“2+3(1)+N”机制实体化运行指挥部和“利剑护蕾”专项行动数据库中,开展“七个闭环”服务管理工作。
多措并举强“护蕾”
建立“一人一策一专班”制度。针对排查出来的重点未成年人群体,纳入“四清”表册,明确包保领导、包保“两委”干部以及工作专班,定期通过入户走访、电话随访等方式,动态掌握本人生活、工作、学习、思想等方面状况,发现异常及时采取司法行政、教育转化等干预措施,做好帮教工作。
强化帮扶救助。通过实施就业指导、民政救济、教育转化等措施,积极对部分特殊未成年人开展了救助帮扶工作。截至目前,街道共对9名困难青少年家庭纳入最低生活保障救助,共对14名重度未成年残疾人申报了护理补贴,共向21名有学习培训意愿青少年开展技能培训及职业教育宣传。三是认真落实刑释帮教工作。通过组建“司法+社区+家庭”帮教小组,定期回访帮教对象,见面开展心理干预,帮助其回归社会。
宣教结合共“护蕾”
上好校园法治课。街道辖区各中小学校积极与各派出所社区民警、街道司法所所长等签订了法制副校长服务协议,实现辖区中小学校法治副校长配备全覆盖。同时,各法治副校长抓住学期开学、期末等时间节点,积极到学校开展法治讲座,向学生讲解校园霸凌、防范不法侵害等知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一名知法、守法的好少年。
积极搭建教育平台。在街道新亚洲体育城社区建立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在螺蛳湾国际商贸城建立了“安安家园”;在关锁中心学校成立“学校社工站”,在矣六实验中学建成了“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引入社会组织定期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团体辅导、自护教育活动,构建了“政府+学校+社会组织”联动服务模式。
充分发挥综治中心“2+3(1)+N”机制作用,将收集到的相关线索纳入到“七个闭环”服务管理,由社区普法员、网格员及社区民警通过入户走访,面对面对家长和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督促监护人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引导青少年遵纪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