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图文新闻

宝象河畔的这家法庭,“枫”景动人
发布时间:2024-08-26 15:12:21作者:官渡区政法委来源:官渡长安网

昆明市官渡区人民法院官渡人民法庭坐落于宝象河畔。长期以来,官渡法庭坚持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度融入辖区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立健全“党群工作联合推进、风险隐患联合排查、矛盾纠纷联合调处、法治宣传联合开展”工作机制,着力打造“和枫万家”调解品牌,激发基层治理内生动力,最大限度地将纠纷化解在诉前,实现人民法庭工作和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双向奔赴”。

党群工作联合推进,守好司法为民阵地

近日,在社区居委会,两名当事人在官渡法庭法官的主持下,签下调解书。

这是一起相邻关系纠纷,李某和金某系邻居,由于金某家中露台漏水,导致李某阳台、客厅的屋顶渗水,造成装修损坏、墙体变色。李某多次联系金某及物业公司沟通修缮赔偿问题,但始终未能达成一致意见,遂向法庭求助。了解情况后,官渡法庭法官与社区调解员、物业人员及时到场组织“面对面”调解,历经4个多小时,达成修缮方案,邻里关系得以缓和。

官渡法庭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凝聚解纷合力,聚焦纠纷预防化解,支部定期组织召开主题党日活动,强化学习“枫桥经验”,深入贯彻以“法庭小家”司法服务“辖区大家”理念,推动党员干警在法庭工作及诉服前端纠纷预防化解中主动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同时,依托“党建+”,与辖区社区党支部结对共建,推动形成纠纷预防化解资源共享,有效衔接基层治理体系。2023年至今,法庭党支部与辖区社区党支部间开展链式主题党日活动达25次,联合调处纠纷达40余起。

风险隐患联合排查,夯实多元共治根基

抓实分析研判和风险评估工作,推进“2+3(1)+N”机制实体化运行工作。官渡法庭积极参与推进“2+3(1)+N”机制建设,每月定期与派出所、司法所、综治办就涉及邻里纠纷、婚恋纠纷、民间借贷纠纷等线索、风险进行预防排查、情况通报及处置会商。

组织辖区社区对当事人进行回访,发现“案结事未了”、有激化风险矛盾的,及时协同综治中心共同研判、管控。“2+3(1)+N”机制推行以来,参加研判会议12次,研判案件50余件。

矛盾纠纷联合调处,打通治理神经末梢

完善“庭所联动”调处机制。官渡法庭充分发挥综治网格效用,与辖区司法所、派出所、律师事务所探索建立起“一庭三所”联调联动工作机制,以信息资源互通、职能优势互补促进工作成效共赢。自联调联动模式开展以来,官渡法庭共参与排查化解非法行医、土地租赁合同、赡养、相邻权纠纷等涉及民生、群体等纠纷40余起,并促成自动履行,真正做到案结事了。

打造“和枫万家”调解品牌。与辖区街道共设“和枫万家”调解室,联合街道、派出所、司法所、妇联、律所等多方力量构建“一庭六站点”全覆盖司法便民服务格局。推行“居民点单、调解室接单、调解组织派单、法庭验单、群众评单”“五单”工作法,推动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提高非诉解纷的针对性与实效性。2024年以来,以非诉解纷机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37起。

践行“集中培训+随时指导”模式。发掘、培养一批公益心强、群众威信高的社区干部、党员、乡贤开展调解工作,动态研判辖区易发多发纠纷。仅今年上半年,“线上线下”组织辖区调解委员会和人民调解员开展业务培训12次;法官通过微信群随时指导“庭所”人民调解员,“庭内庭外”多种渠道指导人民调解110余人次,邀请旁听庭审和现场观摩8次。

法治宣传联合开展,延伸司法服务触角

加强典型案例法治教育示范引领作用,针对多发易发的矛盾纠纷形成的诉讼案件,常态化开展“进社区”巡回审判,以庭审现场为普法课堂、以典型案例为调解教材,为群众提供“家门口”的普法宣传。

今年5月,官渡法庭在某小区巡回审理一起物业服务合同案件。“通过现场观摩庭审,我学到了很多法律知识,虽然物业服务合同已终止,但原物业公司仍继续提供物业服务的,我们业主应当支付物业服务费,我愿意和对方和解……”当天观摩庭审的业主表示。最终,物业公司和业主的物业服务合同纠纷以调解结案,并带动37起物业服务合同纠纷化解在诉前。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13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