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和双桥夜市两处‘网红打卡点’是福德派出所的治安锚点,警情和案事件占了辖区警情的30%,今年以来,辖区刑事警情同比下降44.3%,治安警情同比下降56.4%。”福德派出所负责人介绍。
警情大幅下降的成绩,离不开辖区1100余名“红袖标”志愿者。福德派出所充分发挥“红袖标”治安志愿者的作用,把社会治安防控力量“隐于市、藏于民”,有效推动治安管理和群众自治的良性互动,探索形成了一系列警民融合共治的新机制、新做法、新思路。
整合应急安保队伍力量,织密重点区域“防护网”
“麻烦你帮我看看这是不是诈骗。”木水花市场一名商户拉着巡逻经过的一名“红袖标”求助称,自己收到一条来自市场监督管理局的短信通知,要求开展个体工商户年报。因害怕被骗,他找“红袖标”辨别真伪。
长期以来,福德派出所让应急安保队伍充分参与到重点区域的社会治安巡逻防控工作中,不断加强对辖区重点部位应急安保队伍的管理和培训,在日常培训中不但设计消防安全、秩序维护、纠纷化解等技能,还专门针对电信诈骗组织专题培训,及时更新案例和反诈知识,推动“红袖标”成为辖区“反诈能手”。派出所共成立了五支应急小分队,每天对辖区重点部位开展常态化巡逻防控,同时不断完善巡特警联动机制,加强巡特警对辖区广场、市场、商圈等人员流动密集场所的巡逻力度,最大限度挤压违法犯罪空间,提高街面见警率、管事率,积极构建福德所辖区社会面巡防网。
整合市场主体力量,商铺摊主争当“管理员”
福德派出所充分发挥云南省木水花野生菌市场“红袖标”治安志愿者多面优势,建立“警企联盟”体系,由商圈管理人员、安保人员组成“红袖标”治安志愿者巡防队,分班分组实行24小时不间断交叉巡防,维护商圈内部安全秩序,应对处置紧急情况,确保不发生任何安全责任事故。同时,建立“商户即是志愿者”模式,组织商户、摊位负责人佩戴“红袖标”,全力争当平安建设的“守望者”、走街入户的“宣传手”、维护治安的“巡逻队”、社区民意的“采集箱”,推动形成警民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
“2006年,我就在双桥村开店了,我记得从前这里治安不太好,我们也很苦恼。但现在完全不一样了,变化非常
大,天天看得见‘红袖标’”, 巡逻好、纠纷少,生活在这样安定的环境中,我们很幸福,实在是太感谢他们了。在双桥夜市摆摊近20年的王师傅感叹。明显的成效,让王师傅自己也主动戴上了“红袖标”,“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整合基层社会治理力量,画好基层治理“同心圆”
联动街道综治办、应急办、城管中队、市场监管所等部门组建应急小分队每晚18时至凌晨5时对双桥村开展巡逻防控;推动建成6个智能电动自行车集中保管站,统一管理、规范充电,切实排除消防安全隐患;强化智慧警务建设,整合汇聚各类数据,打通内外通道,强化资源共享……
在长期工作实践中,福德派出所逐渐摸索出一套工作联动机制。强化社会治理联动管理平台——“沙盘点兵”应用,以双桥警务室为依托,指导“红袖标”治安志愿者社会巡逻防控精准有效,对“街道吹哨,部门报到”联动共治、机动共处提供了通道支撑,强化了公安与政府、志愿者的互动能力,形成部门响应、联动处置的效应,大幅提升社务、警务综合能力,推动形成多元共治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