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艺嘉说:“内勤岗位虽然平凡,但我要像一团火焰一样,有火的温暖,火的活力,火的气息,在发光发热中展现真正的价值。”不是每一位警察都在前线,但每一份藏蓝的奉献,都是守护的一环。
徐艺嘉是“00后”,2022年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毕业后,便扎根基层,成为官渡分局小板桥派出所刑侦中队的一名内勤民警。警服穿上容易,走稳这条路却不简单。三年来,她在磨练中成长,也在琐碎中沉淀,从不知所措到笃定沉稳,她不再困惑这条路为何艰难,而是选择默默走好脚下的每一步。
是中枢,在事务纷繁中守住秩序
内勤的工作细碎而繁杂,文稿撰写、宣传报送、报表汇总、信息分析、文件传阅、通知整理……一天下来,几乎涉及派出所各项运行事务。她像一个枢纽,承接上传下达,承担参谋辅助,几乎每一环节都能看到她的身影。
不仅如此,作为内勤民警,她还需随时待命,为一线办案提供资源支撑,必要时协助案件侦办,尤其在办理涉及女性犯罪嫌疑人的案件中,她常被安排参与抓捕、搜身、审讯等环节,这是她义不容辞的职责。
日常工作外,作为青年女民警,徐艺嘉也展现出年轻人特有的干劲和热情。刚参加工作时,面对不熟悉的业务,她没有退缩,而是主动向经验丰富的前辈学习,不断提升自身业务能力,她经常主动加班配合刑侦中队完成各项任务,并积极参与社区清查等基础工作,在实践中不断丰富自己、完善自身的能力结构。
业余时间,她也积极参与分局组织的各类活动,努力在工作之余发挥个人所长。2023年,她参加官渡分局“讲公安故事 扬青年风采”主题演讲比赛并荣获二等奖,之后又担任“心向党 献颂歌 迎七一 铸警魂”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成果汇报展演的主持人。
作为新时代的公安青年民警,她始终在自己的岗位上踏实前行,用实际行动书写着属于新青年的一笔笔答卷。
是基石,在专业标准中筑牢责任
同时,作为刑侦队伍中的女民警,徐艺嘉也是一位细致负责的“好管家”。她承担着台账建立、数据统计等日常事务,工作内容虽不显山露水,却是保障中队运转的基础支点。刑侦内勤如同幕后“数据捕手”,案件办理进展、各类基础数据、设施设备情况,以及每日、每周、每月的数据报表,她都一一掌握、清晰有序,领导交办的事项,她逐条记录、逐项落实。
无论是电信诈骗案件的流水查询,还是相关材料的统计整理,只要一线民警提出需求,她总能在第一时间给予配合,协助案件顺利推进。
为了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她结合日常实际情况,重新建立台账内容,按天、按事持续记录,使数据更具代表性,也便于掌握辖区治安态势。她参与编辑的每月警情分析,也为队伍下一步工作部署提供了可靠依据。
她对材料撰写同样认真。为起草一份报告,她会查阅大量文件,反复推敲结构与语言,从思路梳理到文字锤炼,力求表达精准、条理清晰。长期的积累和实践,使她的资料储备与文字把控能力不断提升,也让她在日常工作中越发得心应手,获得了同事和领导的一致认可。
2023年,徐艺嘉在年终综合考评中获“优秀公务员”,2024年获昆明市公安局“优秀女民警”荣誉称号,2024年12月在分局相关工作任务中荣获“个人嘉奖”,2025年6月在分局专项工作任务中获“个人嘉奖”。
是桥梁,在服务群众中传递温度
公安工作的另一端,是与群众的交汇,这并不总是喧闹,更需要耐心与温度。
2023年,一位群众因电话卡被冻结急需解封,情绪激动、语气急切。她第一时间对接核实,协调相关部门处理流程,并在整个过程中耐心解释原因、安抚情绪,最终帮助群众顺利完成了解封。
类似这样的“小事”,她处理过不少:身份证信息异常、案件材料不懂、办理流程不清……她没有一句敷衍,有的只是“把事情讲清楚、把情绪安稳住”的一份认真。
2024年,辖区发生一起电信诈骗案件,她第一时间协助开展止付冻结,与一线民警配合追踪资金流向,最终帮助受害人追回70余万元。案件侦破期间,她数次主动联系受害人,及时告知进展情况,时刻安抚受害人情绪。资金挽回后,当事人专程来到派出所,对她表达谢意。
她说:“如果说什么可以给我带来成就感和价值感,那一定是我现在做的工作。内勤工作不可能一个人发光发亮,但它融入一个集体时就特别有能量。”
忠诚来源于热爱、信念根植于信仰。漫漫从警路,她知道也许布满荆棘坎坷,但她始终坚信:青春的字典里,无“困难”二字,年轻的生命里,无“畏惧”可言。坚韧和执着,才是警察生涯最坚实的底色。